方夏本来是想跟她的几个谋士讨论一下,在孔伷死后,孙策带着孙坚旧部投奔袁术的时候,她这个名义上的豫州牧该如何发展。虽然内政发展的还不够,但是这种休养生息的事情,不是一时之功,是不是应该发展一下军队了?
诸侯联盟一散,这天底下便陷入了难得的平静之中。在原来的历史之中,这种平静过去两年,也就是董卓死去的时候,这片天下才真的乱起来。这两年,也是诸侯大力发展的两年。没有这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再加上现在还有共同的敌人董卓,诸侯们根本掐不起来。
但是方夏穿过来之后,她觉得所谓的剧情不可能一成不变的,虽然她现在还没有收到剧情变化的消息,也有可能目前的变化太过微小,以至于无法影响大势,或者说方夏可怜的历史知识,并不能让她发现有什么变化,但是不得不防。
其实已经有变化了,譬如曹操追击董卓后队,因为徐荣忙着应付吕布,心生疏忽,竟然赢了一波,而不是如原剧情一般败退,狼狈的回去陈留。曹操带着功劳回来的,对比一下历史的情况,也算是凯旋而归了。
不过十八路诸侯讨董,最后只有曹操这么一个追出去,再加上之前虎牢关前面比较积极的孙坚算半个,剩下十六个半什么都没做,这种事情实在是丢人,因此并没有闲得无聊的诸侯们肯定不会替曹操大肆宣传。
而给方夏传情报的对这件事情也不重视。毕竟他们不是曹操的粉,这一场不过几千人的交锋,略占上风的小战役,还不值得大力吹。相比之下,倒是吕布剁了董卓的女婿牛辅以及他的下官徐荣的事情更值得宣扬。
但是这件事情发生的太快,吕布又以强大的武力震慑了军队,让部队没有哗变,吕布很快便被军中负责此事的人带去见董卓了,他虽然觉得徐荣和牛辅两个欺人太甚,但是至少还没有背叛董卓的心思,怒气过了他也有那么一丁点后悔。
吕布不是那种心怀天下之人,颇为自私,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了,对杀了徐荣也没什么愧疚。他便是再不聪明,也知道这个时候董卓很需要他,区区一个徐荣死了就死了。但是牛辅是董卓女婿,目前他颇为倚重的大将,就这么随随便便的死了,总得给个交代。
但是吕布不可能去给这两人抵命,所以他这一刻,也开始思考退路了,要是董卓真的震怒,他应该怎么做。吕布决定去找心腹开会。他由于武艺高强,在武将圈子之中颇有声望,董卓麾下武将,其实有不少和吕布都十分佩服,譬如张辽等等。
这个时候,虽然军中肯定有各处的探子,但因为风声极为紧张,基本上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的人都被带去处理了,没有再回来,因此消息并没有被传出来。以及最重要的原因,董卓跑长安去之后,诸侯们打算撤退了,自然不需要董卓的情报。
没这个需求,当然也就少了冒险的人。
因此这个消息目前还算是隐秘,至少方夏还不知道这茬,不然她更得有想法了。
但是方夏不知道,王允却第一时间知道消息了。
王允缺少兵权,本来在洛阳的时候,他就有机会对董卓下手了,但是硬生生因为方夏的杳无音讯,不得不放弃。因为他哪怕杀了董卓,也控制不了局势,反倒是要把自己赔进去。日后王允走投无路,或许会这么做,但是至少现在他不想做这种亏本买卖的。
所以王允心中对方夏也是有着怨言的,觉得方夏太不争气了,养这个义女还不如一块叉烧呢,至少叉烧还能吃,但是方夏至今都没回消息,不知道想什么做什么去了。不过这个时候怨言也于事无补,他也不是那种不干实事的人,所以王允自此开始缺什么补什么,关注军中了。
文臣武将走得近,一向是会被上位者忌惮的。但是这个时候董卓自身难保,也顾不上这个了。
而且王允作为名士,结交武将便有一种折节下交的感觉,不会让人觉得是结党,因为真正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是世家,少数寒门子弟,能够读书家里条件也不会太差,他们是看不起武将这些泥腿子的,更不屑去结交。
因此,王允第一时间就收到了这个消息,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他不能动手,他没有军权,但是吕布有啊。吕布乃是一头猛虎,如今虽然屈膝到董卓的麾下,但是两人迟早会有矛盾爆发,只是王允没想到居然爆发的这么早。
董卓的内政大臣是王允,军师重臣是李儒,军事重臣是牛辅,现在牛辅已经死了,李儒又无心争权,虽然他对董卓确实是一片忠心,不得不防。如果能借助吕布之手,除掉董卓,然后他再杀死吕布,上位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李儒便是对王允有所怀疑,那个时候他也翻不出什么风浪了。
王允的算盘打得啪啪响,这一次他没有在把方夏算到他的计划之中。既然前一次方夏没有响应他的信件,这一次当然也有可能“收不到”。一次王允不会怀疑什么,但是要是次数“多”起来,他就不得不怀疑了。
说起来,方夏的豫州牧位置,其实也有王允一份功劳。
王允壮年之时,曾经也担任过豫州刺史,只不过在与十常侍这些个太监的斗争中失败,因此不得不辞官回家。所以说起来豫州也是他的大本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