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易兴冲冲返回,立时将这消息告于岳霆。岳霆仔细听了茹伊之诺,总觉的其中有些蹊跷。但看沐易兴高采烈,也乐得见他能不再消沉,就懒得多问了。
沐易自此每日用功读书,不再玩耍。岳霆知兄弟之志,也强打精神,一起用功读书。俩人彼此切磋文章,倒也有一番滋味。
只是沐易愈是用功读书,愈是不见长进,每月一试总是退步少许,只得更加用功。岳霆倒是进步不断,还经常指点于他。
很快就到了秋季乡试之时。书院众秀才结伴前往灵州城赶考,舟车劳顿自是不提。
待秋闱桂榜下来,沐易和岳霆又是榜上无名,而茹伊竟考中匠科第一,高中解元,吓了沐易和岳霆一跳。
岳霆还好,反正没抱什么希望。可沐易知茹伊中举后,将去京城国子监学习,以后怕是再难相见,不能解相思之苦了,心中烦闷不已。
茹伊入京之前,还特意把沐易叫去,鼓励他继续苦读,日后定也能桂榜高中。沐易闻此心中大振,许诺一定早中举人,前去京城与茹伊作伴。茹伊听了这话有些哭笑不得,叹这傻小子还真是执着,不知多久才能忘了自己。
等茹伊立冬时分赶赴京城,沐易又顿觉不安,茹伊既能高中解元,想必考中进士也不是什么难事。待其金榜题名,怕是就要嫁于旁人了。自己虽刻苦求学,却不进反退,苦闷之下就找岳霆倾诉。
岳霆向来机敏,立时想到一个对策:“老弟你不善文科,但兵科天赋甚佳。文、兵、匠三科俱可参加殿试,金榜题名。你何不弃文从兵,仿那古时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想也是一件妙事。”
沐易皱眉苦笑道:“我以前就有这打算,只是父母不许,怕战场凶险,恐有不测。圣人又云:‘父母在,不远游。’我也担心父母年事已高,无人照看。”
岳霆不屑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俗话说得好,‘自古忠孝难两全。’你即使文科高中,也不免被遣往边疆为官,何必拘于此念。你若想娶茹伊为妻,怕也只有这一条路行得通了。再者说,‘官场如战场。’每年官场倾轧,被抄家杀头的也数不胜数,怕也不比战场好上许多。”
沐易闻此觉得有几分道理,再加上思念茹伊,一咬牙一跺脚,就决定偷偷弃文从兵。他也是个果决之人,当下就撇开了四书五经,开始专攻兵科。
自此,除却每日必去赵老夫子处听两个时辰课外,其余时间沐易都随李之贺学习兵法,《鬼谷子》、《孙子兵法》、《司马兵法》等皆倒背如流,举一反三。李老夫子也大为满意。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沐易半载苦读,开春竟迎来了天大的好消息。夏国皇帝六十大寿,破例要开恩科。本来这科举按例是三年一次,沐易还愁三年后茹伊会忘了他呢。这下倒是遂了心意。
秋闱乡试,远在灵州城举行,沐易倒是不怕被父母知道自己考的是兵科。不过两日考试,把他考的有些晕头转向,出场后难免有些心中惴惴不安。
待得放榜之日,沐易竟然真的中了兵举,虽只排名倒数第一,做官无望,但沐易并不在意,他志在金榜题名,有资格参加会试就行。
沐易回家后道出实情,沐老爷子气的浑身发颤,将他大骂了一顿。沐易也颇不服气,他自觉不是文科的料,以兵科中举也是为了以后能高中进士,遂了父亲的心愿。父子二人言语不和,沐易负气出走,去了岳霆家暂住。
沐易中了举,岳霆却依旧没上桂榜。他本来就没有中举之心,只打算在书院混个年头,出去当个私塾先生就好。不过沐易就要赶赴进京城求学了,念及此事,二人也不免伤心,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从秋闱结束到进国子监学习,中间还有两月的间隔。沐易住到岳霆家后,俩人无事便四处游历,过的也颇为自在。
他二人之前总在书院学习,在外游历月余后,听闻的都是游侠惩强除恶的事迹,这才发现这世间竟还有另一番天地,心中也颇为向往。
大夏朝共有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