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那天之后,众皇子们又过了一段相安无事的日子,每每有所异动,都会想起那天康熙颁布的废太子旨意中的话:
自释放之日,乖戾之心,即行显露;
数年以来,狂易之疾,仍然未除;
是非莫辩,大失人心;
秉性凶残,与恶劣小人结党。(见百度)
四爷明白,虽然当初重立太子,但太子身边的人大部分都换成了皇阿玛的人,太子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人禀告,这是一种监视,但没有人敢提出反对。
太子胤礽,是康熙排位上的第二个儿子,可在他之前康熙有五个儿子夭折,更有嫡长子承祜。
他自襁褓之中被立为太子的原因说来有二,一是当时皇后过世,康熙伤心所致;二来更是为了稳定朝堂。
太子胤礽,生来丧母,自幼受到康熙的溺爱,幼年时代的胤礽是跟随皇父康熙帝一同生活的,康熙亦为太子的启蒙老师。康熙是位学识渊博之人,对于自己未来的接班人寄予了很高期望,为此他亲自厘定了全面、周密的方针与步骤。
精密的学习计划加上细心的教导,使得胤礽得到上下一致好评:“皇太子聪明天纵,睿学大成,皇上犹亲为谕教,惟圣祖神宗之家法是遵,惟天人性命之精微是究,以及五经、诸史、睿法骑射靡不博洽贯通,殚精人妙。(见百度)”
这些都让太子变的骄傲,自满,他接触朝政之后,初时还是一位文武兼备,德高望重的完美皇太子,可这些都渐渐改变了,到了朝堂上本就身不由己,再加上他身边多了别有心思的朝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每个人都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于是太子渐渐成了另一副模样,骄奢淫逸。
后来,众兄弟相继长大,他感觉到了威胁,变本加厉的的想要加重自己的政治砝码,可是此时康熙已经不再如小时候一般偏爱他,他只能更加依靠他的舅舅和党派。
一废太子时,康熙严惩索额图,将太子的许多过错都归结到他身上,二废时更是如此。
康熙溺爱太子由来已久,再加上他不予矫正,使得高高在上的胤礽养成了不可一世、蛮横无礼的性格,之前的君子气度已荡然无存,变得乖戾暴躁,四周早已树敌无数。
或许复立太子时,他早已看清了这个局势,才变得毫不在乎,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只要自己高兴了还管别人做什么。
也或许当太子再次被废时,他隐隐约约松了一口气,告别了敬爱又痛恨的皇阿玛,永远不想再面对这些纷争。
四爷不知道该怎么劝他,太子虽然被废,但他还有自己独有的骄傲,这绝不会随着太子被废而消失。
可是四爷不想自己当年的兄长,纵有诸多不是和罪孽的兄长,年幼时维护过自己的兄长就此在咸安宫中囚禁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