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王与赵王在朝堂上争锋相对时,一双清澈的眼睛在偷偷注视着赵王赵何。
齐王宫里的公主们,听闻赵王英明睿智,争相来观看。
赵王与齐王会见结束后,赵王胸有成竹的离开了齐王宫。
“赵王请留步。”赵王回眸一看。
“姑娘是何人?为何喊住寡人?”
“我是齐王的女官,有一事想请教赵王,不知可否?”
“想不到齐王府中还有这等女官,你可以问,寡人要视情况,看看能否有些许拙见!”
“赵王无需谦虚,请问赵王,赵与秦比之,谁更强?”
“姑娘这问题,寡人不好回答,因为寡人是赵国王,如果寡人说赵更强,姑娘则会轻蔑寡人,说寡人自夸自大,但如若说秦更强,那寡人又无法对自己的赵国臣民交待,自古有哪个君王肯说自己所领之国不好呢!俗话说,子不嫌母丑。”
“恕小女子多言,赵王想必是忘了,当今秦王的祖父亲秦孝公,为了招揽天下英才,亲书的那封名震天下的‘招贤令’,那里面字字千钧,对秦国自身的剖析极为深刻,也正是有了这份诚心,才最终打动商君,一举实现秦国的裂变,祖宗皆可公正评判,何况现实?不脚踏实际,如何知耻而后勇?”
“是寡人孤陋寡闻了,姑娘果然有些见识。”
“这下,赵王可以直抒胸意了吧?”
“寡人对与赵、秦各自的实力,心如明镜,秦国经三代贤君经营,实力已经走在了列国之首。”
“既然赵王知道秦国乃如今诸侯之首,为何在刚才与齐王的会谈之中,还说出秦国并非一枝独秀呢?是为了遮羞,保住自身的一点尊严吗?”
“你这人怎么如此指责我家赵王?”(赵奢)
“将军莫生气,赵王乃是当今人杰,否则我是不会说这些的。”
“赵奢,你先下去等寡人,寡人随后就到。”先行支走赵奢后,赵王目光深邃的看了看天空,“秦国虽然眼下国力比我赵国强,但是不要忘了那一句话,天下事未可知。”
“那依赵王看,这天下该何人主沉浮?”
“那寡人就给姑娘两个字?”
“何字?”
“赵何。”
说完,赵王表情柔中带刚的离去了。
姑娘略显震惊后,怔在原地,久久不能反应过来,赵王这一去,其一番言论,眉眼间的雄主气象,带走了她的清澈之心。
兴许她不知,赵王早已知道,她是齐王最宠爱和器重的长公主田佳,赵王早已慕名已久。在诸国中的公主里面,赵王最中意的就是齐王的这位长公主,清新秀丽,仪态端庄,眼光深远,乃贤后的最佳人选。
很快,齐王自去帝号,派重兵与其余中原五国组成联军,进宫秦国。
在赵王的心里还有一块心病,那就是秦王当年趁赵王登基局势未稳之时,夺去了赵国的王公、符逾两地。
如今赵王已经凝聚住了赵国,祖宗之地尺寸不可弃,赵王要借机向秦王索回此两地。对于迎娶齐国长公主一事,此时时机不够,尚需要机遇,当得知齐王自去帝号了,赵王便快马加鞭赶回邯郸。
六国联军兵临函谷关下,秦国朝野震动,这一次,就连那名存实亡的周天子都象征性的派了一点军队过来。
赵王回到邯郸,立即召见了平原君、蔺相如和廉颇。
“齐王那边,寡人已经办妥,眼下,请诸卿过来,就是商议,一旦六国联军抵达函谷关,秦国会不会举国之兵,倾力战之!”
“王兄,一直以来,秦国对于合纵抗秦之事,都是避而不战,以前是秦国弱,如今秦国已经今非昔比,如果在函谷关下,万一六国一旦兵败,秦军就会直扑中原,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寡人担心的就是这样,不要忘了,秦国目前的实力足以与六国联军一战,最薄弱的就是这支联军派系林立,这是历次合纵抗秦失败的最关键症结所在。”
“大王,臣相如以为,秦王不会铤而走险!”
“说来听听。”
“大王考虑周全固然是好,但反过来思考,如果一战,秦国就没有顾忌吗,相反,秦王的顾忌更大,一旦函谷关被攻下,秦国就会被六国瓜分,如今,秦王的国策是‘远交近攻,各个击破’,而六国兵败,则固然会削弱六国的力量,但是君王们都懂得保全势力,自己的国内仍然存有相当的实力。”
“希望寡人这次多虑了。”
“不过,臣要提醒大王,这次不是灭秦,是弱秦,千万不要把秦王逼急了,我赵国低调些为好,六国各自退兵是早晚之事情,秦王一定会记住这个仇的。”
“相如所言甚是,寡人会好好考虑。上将军廉颇,你立即调二十万重兵前往秦赵边境,以防万一,策应函谷关下的赵军。”
“是,大王尽可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