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发髻,插着一根骨笄,姜琅知道这叫笄礼,加笄礼表明女子已经过了十五岁,表示已经成年。古代的女子一般嫁人的比较早,未成年嫁人的比比皆是,虽然听到了未嫁人的好消息,姜琅还是疑惑道:“大小姐也是才貌双全之人,怎还未嫁人呢?”
小六“哎”了一声,喝了一口面汤,借酒浇愁一般道:“只怪大小姐是沈家人......”
“为什么这么说?”姜琅更加的疑惑了。
小六咽了咽嗓子,小声道:“大小姐家在江宁府也是豪门大户,门下有很多产业,家财颇丰,但是,唯独出身不好......大小姐的父亲是团头出身的,姜大哥你知道什么是‘团头’吗?”
团头姜琅是听过的,正所谓行有行老,团有团头。团头就是一个行业的首领,但不知道大小姐的父亲是那个行业。姜琅茫然摇了摇头,让小六继续说下去。
小六看着姜琅道:“姜大哥我看你跟别的读书人不一样,我只告诉你一个人呀。大小姐家里几代家主都是乞丐的团头,那些乞丐平日里要到了财物,要交一部分给团头,这叫‘日头钱’。而团头要提供给乞丐一些破衣烂衫,若是刮风下雨还要舍粥舍饭,让那些乞丐不至于饿肚子。沈家就是靠这些‘日头钱’做本钱,最后才成了江南的大商贾。”
姜琅这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但还是疑惑道:“但这跟大小姐有何关系?”
小六痛心疾首的道:“姜大哥你不知道,沈老爷虽说是商贾,但背后人都叫他‘叫花头子’,这名声实在不好听。本来给大小姐做媒的络绎不绝,但一听大小姐是沈老爷的女儿,那些书生个个的避之不及。说什么怕污了读书人的清誉,对那些媒婆十分不客气,轻的赶出去,重的直接打出来,这一来二去就再没人给大小姐做媒了。”
姜琅一听立马就明白了,乞丐在三教九流中也是下九流的存在。那些读圣贤书,受封建阶级思想熏陶的书生,自然是耻与之为伍的。那些人爱惜名声胜过性命,这就是以前的‘姜琅’宁愿饿死也不去乞食的原因。自己跟他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并没有这种思想作祟,姜琅觉得沈小姐就是老天给自己预留的绝佳良配。
小六越说心情越低落,接着道:“后来大小姐听说了这事儿,十分的生气,站在香满楼上,指着全城的书生道:‘我沈秋月这辈子要么嫁于王侯将相,要么青灯古佛一生’。这件事当是轰动了全城,成了那些书生士子茶余饭后调侃的谈资。”小六说完,认真的看着姜琅道:“姜大哥,你也是读书人,你不会嫌弃大小姐的出身吧?”
“怎么会,大小姐这种至刚至烈的贞毅女子,真是我辈读书人的典范。”姜琅立刻摇头道。姜琅听了大小姐的事儿,心中是敬佩万分,在桎梏旧世,大小姐说那样的话,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呀。
小六见姜琅回答的很干脆,这才放心道:“姜大哥你一看看就跟那些呆头呆脑的书生不一样,大小姐的为人真的很好。我爹去西夏打仗没了之后,可恶的‘刘半城’克扣了我爹的抚恤钱,我跟我娘流落街头,大小姐好心的收留了我们,还盘下那‘沈家茶食铺’给我们娘俩儿谋生,不然我和我娘早饿死了。”
说到此处小六已经涕泪交下,“我张小六生天生蠢笨,知道自己配不上大小姐,不敢生出丝毫想法,就怕亵渎了大小姐。但姜大哥你不一样,你是读书人,还很聪明,一天挣得银子抵上我和我娘辛苦几年了。姜大哥你一定好好读书,争取早日把大小姐娶进门。”
看着小六期待的眼神,姜琅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小六天真的以为只要读书就能成王侯将相,殊不知这里面还隔着十万八千里。看着小六期盼的眼神,姜琅实在不忍拒绝,信誓旦旦安慰道:“小六你就放心吧,大小姐就交给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