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天才
**
宋晓可大学毕业的那年秋天,刚满二十岁。
授课导师舒教授非常欣赏这位数学天才。于是,在舒教授的百般暗示下宋晓可提前参加了春季考研,秋季开学后拜在了舒教授的门下。
宋晓可年满十八周岁后,某银行信托基金的张律师联系了他,告诉他,他的“父亲”生前给他留下了一笔钱,每年可领取红利。他看了看每年的红利金额,足以养活他和宋玉屏,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他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在通知书上签完字,然后接过了律师递来的一个牛皮纸信封。
大哥宋时远已经帮他考虑好了未来,他只需要平平安安的生活就足够了,这是大哥的希望。
既然经济不成问题。宋晓可当然选择继续读研。
当宋晓可开始读研究生的时候,新建成的平江大桥已经南北通车。宋晓可买了一辆普通的大众小汽车,每天开车去学校,倒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这样,他在家里陪着宋玉屏玩耍的时间也多了起来。
三年后,研究生毕业时,舒教授想让宋晓可留校,做他的研究项目助手。宋晓可也觉得留校很不错,高校里学术气氛浓厚,还可以做点实事,除了学校离家稍微远了一点。
毕业季,中科院直属的平江研究院来学校内招。看到宋晓可的成绩之后,来挑人的何教授极力要求录取该人。
面对强势逼人的何教授,舒教授也没辙了。这家研究院的背景,舒教授曾有耳闻,名义上挂在中科院的名下,实际上还有更深的背景。
涉及到国家利益。舒教授只能放手。于是,何教授高高兴兴的带着宋晓可进了平江研究院。
何教授为何这么高兴?因为研究院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录新人了。每年的毕业季,平江城的几家重点高校推荐过来的优等生,都不太合适。今年,挖到了宋晓可,何教授心里直嘿嘿,这次终于抓到了一块宝。
“舒教授那个老家伙眼光不错。不过,哪里抢的过老何?为了国家,只能拼了!老同学什么的,都靠一边去。”
“上面下来的攻坚科研任务,精密运算规则设定,急需数学天才啊~~”
(原-创-正-版-在-晋-江,转-载-必-究)
(原-创-正-版-在-晋-江,转-载-必-究)
收到录取通知后,宋晓可对毕业后的新工作也挺满意。
为啥?因为离家近呗。
宋晓可没想到走出宋宅,转过两条街区,离家四里路的那座五进的大宅院,竟然是平江研究院直属的科技研究所。以前他外出时,也路过那里,院墙很高,宅院大门紧闭,仅开着旁边的一扇小侧门,门里还有武警站岗,整套宅院规格很高的样子。还带着一点点神秘的色彩。
在宋晓可的印象里,那一片街区属于军事-管-制区。街道上,常常能看到巡街的武-警,也有穿军装的军人列队出入那片区域。
哇,军队背景。
那啥,好像捧上了国家级别的铁饭碗了。
难道舒教授气哼哼的,骂了老同学三天,就是因为这个么?宋晓可高兴的咧着嘴,新单位离家这么近,走路上班都可以吧。
(原-创-正-版-在-晋-江,转-载-必-究)
(原-创-正-版-在-晋-江,转-载-必-究)
宋晓可办理了入职手续之后,他被何教授带进了办公室,进行了一场严肃的谈话,涉及到工作职责、保密事项等内容。
何教授告诉宋晓可,等他工作满半年之后,就可以向研究所提交转正申请。一旦转正,就正式拥有了军.衔。
科技人员隶属于部队,这些都属于机密范畴,对外并不公开。
宋晓可与研究所里的同事一样,平日里穿着便装,来所里上班。相比在职、在伍的军人,科研人员还挺自由的。
(原-创-正-版-在-晋-江,转-载-必-究)
(原-创-正-版-在-晋-江,转-载-必-究)
对于数字驾轻就熟的宋晓可,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他无意间展现出的数学天赋,惊呆了研究所里大大小小的技术人员。
还有比电脑更厉害的大脑吗?那就是宋晓可。
宋晓可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能快速的精准的完成数组排序和逻辑排列,按照他设计的模型输入电脑之后,543项目的运算速度提高了整整一倍。
何教授自然得意之极。在办公室里,他看着宋晓可的眼光,就像看着自己的儿子一般。
听闻此讯,研究所最高级别的所长大人,高兴的拍着何教授的肩膀,说
“老何,这次真的挖到宝了,543攻坚战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半年很快就过去了。
二十三岁的宋晓可获得了转正,也意味着他正式加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