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但是,为什么自己依旧不能放手?
【咦,等一下!思考属于谁?属于袁长文,对吧。那么也就是说,整个思考都是袁长文的,都是“自我”的一部分。】
【谁想放手?袁长文。谁在问“为什么不放手?”依旧是袁长文。我就是那个傻逼背景,仅仅是在觉察袁长文的思考。】
果然是自杀任务啊……
这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如此多章的努力,自己都不敢确认是否开始。
究竟自己是在绕圈子还是在斩杀前进,根本就不知道。唯一确定的,就是情绪在起伏,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就算如此,自己也无法确定,这些情绪的起伏是否表示自己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能确定什么?
想要确定本身就意味着想要控制,而想要控制本身就是“自我”惯用的招式。
卧槽!
袁长文发现,也许自己这么多章的努力,都是无用功。也许根本就没有觉醒这么回事,谁知道佛陀、耶稣是真实存在的呢?
我连眼前的窗框都无法确定,更别说已经死了两千多年的人。
既然我不确定,又为什么选择无条件相信呢?
那些科学知识,好像变成一种常识,如果知道太少就会被嘲笑。但科学知识本来就是不确定的,先不说科学最根本的假设就是虚假的,仅仅是科学知识的更新,就足以奠定这种不确定。
历史上,更改了多少次科学知识?
谁知道我们现在熟知的基础科学知识,又会不会更改呢?
量子物理发现之前,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接近完工,剩下的只是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
但量子物理的出现,彻底毁掉现代物理学的大厦。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以及更小的粒子构成,如果这些基本底层构建物的运行规则都不一样,凭什么宣称这个世界符合所谓的物理学?
科学在自己的圈子都玩不转,更别说客观事物属于“无法确定真实”的范围。
停止相信啊!
袁长文看着太阳,突然自嘲一笑,太阳真实存在吗?
还有什么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在路上?在什么路上?在去哪里的路上?
多读书为了什么?难道将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不就是为了鄙视别人么?不就是为了从别人口中听到,“哇,你好厉害,读那么多书”,“哇,这个你也知道”,“喜欢你读书的气质。”
旅行?哼,在旅行中找到真正的自己?真尼玛好笑,哪里有真正的自己?难道经历了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时光,就是真正的自己?
经历那些所谓的磨难,经历那些所谓的旅行事件,就可以让人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参加各种国外志愿者活动,帮助火烈鸟安家、帮大象洗澡、保护几维鸟设置捕鼠陷进。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去农村养猪也可以啊!在大街上捡起所有的垃圾,扔进垃圾桶也是一种非凡的经历啊!或者,擦干净每个公交站牌,这种经历也很少有人拥有啊!
不就是我去旅行而你没去,不就是自己想要显摆,不就是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不就是“自我”需要关注么!
好像旅行之后,见过山川大海的震撼之后,对心灵可以有一种洗涤。如果没人听自己炫耀,这份洗涤还能保持多久?会不会变成想要倾述的渴望?接着发展为抱怨?
那还洗涤个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