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按照孙子兵法的说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你想要攻城,最少要三倍于守军的人数或者说是实力。而这一点,现在的巴军达不到。
根据昨晚君臣二人的分析,巴军的作战能力大概在应人的两倍以上,但是离三倍还有一段的距离,如此一来,贸然的攻城,一定会死伤惨重。而巴军重整旗鼓的这大半年的时间,一共才练出了一万人左右的新兵,就算加上老兵,也只有一万五千人。如果打一个应人就损失了五千人,那李仲辰还谈什么称霸中原,要知道,现在的每一个士兵都是李仲辰以后扩大军队的中坚力量,每少一个人,增加军力的脚步就会慢一些。而一旦慢下来,就等着被灭国吧。
想到这一点,君臣二人都觉得不能硬拼,要智取。
那么怎么智取呢?要知道,古代的攻城战争中攻城的一方是有选择权的,一个城有四个城门,你可以选择主攻一个,也可以选择分而攻之,甚至不攻击,而选择围城。而李仲辰和大司马的决定就是围城。
按照孙子兵法的说法,十倍于守军的军队才可以围城,那么为什么李仲辰会选择围城呢?
首先,应人只有这一座城,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选择弃城而逃的,留的青山在什么的都是屁话,只为了这一座土城,应人部落奋斗了整整十年。
那么,料定了他们不会弃城而逃,就没必要在每个城门外都广布兵马,只需一小股兵马和一队探马,阻止他们出城运粮和打猎就可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义城之中原本只有一万余人,其他的应人广布于应人部落所在的大片土地上。此次突然聚集在一起,乃是元罗得到消息以后迅速召集过来的,时间紧迫,所以这些人根本来不及携带粮食。而城里的粮食原本是支持一万人三个月所需的,现在反而要支持四万人,就算减少老人孩子的供给,也绝对撑不过一个月,况且应人部落的一部分口粮是靠山林中的野兽,刚刚打的猎物也就只能保证几天的新鲜,所以粮食问题是致命的。
反观李仲辰这面,沈章在李仲辰誓师离开江州之前就着手为巴军准备了三个月的粮食,李仲辰离开边界的时候带了一个月的粮食,就在这两天,剩下的粮食陆陆续续的送到了,所以李仲辰是一点都不急,他有的是和应人耗下去的资本。
此番李仲辰第一次攻城,乃是为了试试应人的斤两,原本也没有一次要拿下义城的意思。让他没想到的是,阵前斗将竟然出现了程乾,关键是还做到了阵斩敌将,大大的降低了敌方的士气,看对方挂出免战牌的表现,看来这个被阵斩的敌将一定是应人部落数一数二的强人。这不得不说是意外之喜了。
李仲辰看着大司马点了点头,大司马程城立刻会意。他伸手招来传令兵。
”鸣金收兵。“
随着号角的声响,巴军如同潮水一般慢慢的退走,李仲辰调转马头,回头望了一眼城墙上的元罗。攻城战才刚刚开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