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喜之礼
再过三日,便是诸葛亮与黄承彦之女黄硕,黄月英的成婚之日。虽是于隆中隐居,但是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中重要的时刻之一,哪里能够不重视,更何况诸葛亮好不容易能与荆州大族之一的“黄家”搭上线,尽管他通过黄承彦之口了解到自己的未婚妻长得并不好看。
此时,不大的茅庐院中张灯结彩,童子正玩弄着一个机巧的灌水之物,只见一高一低两只木桶分立在菜圃两角,中间是一根长竹筒相连,竹筒上方有细密的小孔,而童子正蹲在一旁,看着中间的这根竹筒。
“先生,小先生,筒子漏水了!”
“啊?你漏水了?”一个少年模样的人正蹲在院中敲敲打打,听见童子的惊呼声,头也不回地问道。
“不是童子漏水了,是筒子漏水了!”
“哦,那你看看那桶中浮木,此时是否漂上了申时的位置。”
只见童子站起身,一溜小跑着到了矮木桶的位置,然后惊叫着:“小先生真神了!正在申时的位置!”
诸葛亮闻声,也走到了菜园,只见原本滴答在矮木桶里的水停了下来,从竹筒的孔洞喷出,浇灌着菜圃,而两边木桶中的浮木此时都停在了两桶中标记着“申时”的位置,诸葛亮一阵惊异,却又一阵叹息。
“先生大喜之日将临,何故长叹?”童子有些不解地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并不答话,回到了茅庐内,轻轻地掩上了门,童子以为自己问错了话,自觉有些无趣,摘了一朵小花走到小先生的身后,轻轻地插在了他披散的发上,问道:“小先生,能告诉小童你又在做什么好玩的东西了吗?”
“想知道吗?”只见小先生放下手中的活计,看着小童认真点头的样子,微微一笑答道:“你猜。”
小童有些失望的站在一旁,却看不懂小先生正在忙活什么,只见他轻轻地将头上的小花摘下,端详了半天,接着不由分说,大笑着一把将小童抱起,吓得小童哇哇乱叫。
“卧龙先生的清净茅庐今日也结了喜气,某在庄外便听得这般吵闹声了,哈哈。”
只见林中小径上一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着皂布袍,手中提着两壶酒,大笑着走进了院里,正巧撞见小童被高高举起,一时间尴了个尬。
“小童见过崔先生,待我去通报我家先生。”小童见是诸葛亮好友登门来访,向下一坠,落在地上,面色通红的跑进了茅庐。
崔州平打错了招呼,有些尴尬的点点头,对着身前之人说道:“还望贤弟见谅,某一时不察,竟将贤弟认成卧龙。”
诸葛均大大咧咧的摆了摆手,说道:“我认识你,博陵崔州平,毕竟我现在跟诸葛亮是亲兄弟,认错了也是有可能的,下次注意点就成。”
“这”崔州平听着诸葛均的言语,皱了皱眉头,却没再说什么,正逢诸葛亮从屋里出来,两人相邀,到了园中的花间小亭。
诸葛均瞅了瞅不远处正在亭中闲聊的两人,再看看对自己望而却步的童子,小声说道:“去,再给我弄点菊花来。”
“先生看到会责罚我的。”
“你就说是我说的,先生不会罚你的。”
“我读书少,小先生可别骗我。”
诸葛均有些无语,看着小童蹑手蹑脚摘花的样子,又一阵汗颜
亭内,诸葛亮与崔州平并肩而立,只见诸葛亮轻叹一声。
“不知孔明何故叹息。”崔州平问道。
“前些时日,家兄传来书信,言江东孙伯符于外出狩猎被歹人暗箭所伤,面目全非,怕是命不久矣。”
“孙伯符此人之勇武我早有耳闻,可惜了此纯孝之人,江东怕是又要不安稳了。”崔州平神色却是有些可惜。
“乱世之中,何谈安稳。我只是担忧江东有此风波,不知家兄会否无恙。”
“子瑜性情敦厚,且有大才,汝不必担心,只是吾观令弟”崔州平有些欲言又止。
“哎,我之忧愁,自然也是由此而来。”
诸葛亮说到这,回头看了看诸葛均,诸葛均见着诸葛亮看向他,咧着嘴笑了笑。
诸葛亮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上月舍弟出游山野,却是被附近的村民抬着送了回来,当时七窍流血,只吊着一口气,眼见活不成了,却不曾想喂养了大半个月的汤药后身体恢复无大碍,只是如同换了性子一般,不思读书,整日研究一些奇巧机关。”
“哦?什么奇巧机关?可否带我前去一观。”崔州平一时间来了兴趣,诸葛亮无奈下只好带着崔州平出了小亭,正看见童子鬼鬼祟祟的从花丛中钻了出来。
小童与诸葛亮和崔州平目光相撞,见自家先生生气地涨红了脸,童子手中原本攥着的菊花簌簌的落到了地上。
“我是否说过,这些花不得随意采摘?”诸葛亮心疼的看着地上的花,生气的问道。
然而童子看了看不远处的诸葛均,终究没敢将责任推过去给自家小先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