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节:面对死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2006年6月23日,自本科毕业以来第一次翻开这本记录,今天送霍金博士回国的时候与他交流说中国互联网的影响力发展速度应列世界前茅,今后他必然会牺牲一部分学术研究的时间在网上与我们这些普通人交流,他不信,与我赌下了一个小时轮椅的使用权,我觉得他会后悔的。

    想到前些日子霍金博士来中国的时候于我所在的大学演讲,很难相信以他的性格居然会对我这样一个心理学的在读研究生对人类命运的看法感兴趣,我与他交流了一些像是巴甫洛夫的那只会流口水的狗之类的经典实验,提出了人类是一个可有限预测的逻辑机器的看法,我说人类最终会被研究透彻,我们可以有灵魂但行为却是绝对机械的这一事实会被发现,就像宇宙变化无穷却有一个固定的发展规律一样。霍金博士认为这很有趣,但不喜欢我分析他研究宇宙的动机。

    其实我觉得我们的研究大道相通,只是他选择了以仅有的热情维持着他的生命和工作,我可以直视这些动机,当然后果就是他靠着这份热情维持着在学术界难以撼动的地位,而我就成了个吃着大学工资偶尔做做咨询挣点零钱的人。

    而至于我借用他的理论和自己的学识在大脑里生成的对人类命运的看法,就像我在学校研讨会上讲的那几个小故事一样。

    气球的命运

    如果你也有一个顽皮的童年就大致会有过如下经历,朝着一个气球口吹起,吹到不能再大的时候突然松手,让湿漉漉的气球随着你的二氧化碳在屋子里四处乱飞。当然,如果你只是顽皮但没有顽皮到拿某个安全用品来吹气球的话,就有足够把这个气球吹破的本事,这个破掉的气球,就是我们首先想到的宇宙的第一种命运----持续熵增。

    就像这个气球一样最终因为气太多而再储存不了气体,膨胀着膨胀着,就这样万劫不复的膨胀下去了。幸运的,我们以人类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这个气球就像刚才所说的那个并不想描述的物品一样,很“强壮”。于是就处于膨胀到最大点,然后缩回去,再膨胀,再缩回去这样,就霍金博士的描述而言,它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损失什么,这可比橡胶做的气球好多了。

    看电影的人

    经过气球的故事之后请不要把我对电影的品味也与它联系在一起,这里要说的是各种各样的电影。而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比起在电影院里享受着空调饮料和大屏幕,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电脑屏幕前观看这些电影,而这些电影之所以能传入我们的眼睛里,是因为它被数据代码编制在了屏幕上,这样我们才得以观看。

    而如果把这部电影比作人生的话,我所说的灵魂就是坐在电脑屏幕前的你了,而脑只是个放电影的东西,灵魂才是看电影的人。

    坐在气球里看电影?

    那么这个小标题自然是来自我前面两个不恰当的比喻,在面对“坐在气球里看电影”这样的比喻前,我需要先给各位留下十秒钟的说“你脑子瓦特了”的时间。

    好的,那么现在我们设想,在我们刚才所说的膨胀和收缩的气球里看电影,一次膨胀或者收缩的过程中可以放映很多部电影,而在收缩到最终的那个点的时候,电影的编码也重新打乱,变成新鲜而不可预知的电影重新放映出来。

    也就是我们的灵魂在宇宙一次膨胀和收缩的时间段内经历过很多次生死,经历过很多次这个世界的人生,或者猫生狗生,只是在没有生的时候,我们不具备电脑屏幕这样的东西,没有感受。而宇宙坍缩到一个点又重新爆炸的时候,这世间的物质就重新排布了起来,我们也再次经历不一样的种种生命。

    好的,谢谢各位稀里哗啦的掌声,这就是我在那次研讨会上胡说八道的内容之一。看着当时的同事们或是若有所思或是一脸懵比或是像看神经病一样的表情,我不禁想起了宫本武藏说过那句:“谁能阻止得了少年武士赴死呢,他们听不到啊。”随后我就理所当然的被以不务正业的理由叫到了主任那里狠狠的鼓励了一番

    那时候天还很蓝,我们也很愿意不叫外卖,出去午餐。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