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么洞察万物的,所以领悟到如此深刻的哲理。
4.道的若有若无,无有生有,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从"虚无"中寻找其中存在的真理。只有回归这种纯粹虚无的状态中,内心才能宁静,并在宁静中获得智慧和力量。
前人校注
道本不可以物言,此言为物者,病万物皆出于道也。
--范应元
道唯恍惚无形之中,独有万物法象。道唯恍惚,其中有一,经营生化,因气立质。
--河上公
阅自门而出者,一一而数之,言道如门,万物皆自此往也。
--王辅嗣
圣人之所以能知万物之所以然者,能体道而不去故也。
--苏辙
此章虚中著实,空中生有,自知自觉。涵容养中,是谓孔德之容。心不虚,不能容,心不空,不能量。虚空方得应物。
--纯阳真人
夫纯粹谓之精,自然谓之真,至诚谓之信。故至诚为之用,粹精为之体,体用玄合则谓之自然,所谓道法自然也。
--陆希声
前文云: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恍惚便是混元一气,乃人心也。心有所著,故生恍惚;心无所著,便是窈冥。老子先言有心之境,次明无心之道。
--邵若愚
道本无形,而有道之士,和气集于中,英华现于外,而为盛德之容。此盛德,皆从道体所发。即圣人内有大道之实,外有盛德之容。众美皆具,惟自道中而发也。
--憨山德清
经典故事
秉公拒礼显孔德
春秋时期,由于郑国攻打宋国,引起了中原十多个国家的不满,它们联合出兵支援宋国,使郑国十分被动。
没想到,楚国趁火打劫,出兵逼郑国向它投降。郑国只得答应,从而引起以晋国为首的齐、卫等十余个国家的不满。于是,齐、卫等国决定联合讨郑,郑国无力抵抗,只好请求与晋国和谈。
郑国为了讨好晋国,送去了大批奇珍异宝:包括技艺超群的乐师、歌女、乐器、兵车等。晋悼公收下礼物后,非常高兴,乐不思蜀。晋悼公便把几名歌女送给有功之臣魏绛,并亲切地说:"你为我效命多年,事无巨细,都办得很稳妥,你我之间虽为君臣,却如同音乐一样合拍。现在郑国送来了礼物,你就与我一起享用吧!"但魏绛谢绝了国君的分赠,并且规劝说:"在您领导下,晋国朝政清明,大家同心同德,国泰民安,我个人无功可言,无功不受禄。我也要提醒您,在安逸之时不可忘形。所谓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望大王三思而行啊。"晋悼公恍然大悟:"爱卿所言极是。""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魏绛秉公谢绝收受礼物,正是"孔德"之表现,而他的德,也正是大道的自然流露。